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呵呵好几个,供大家参考。
呵呵好几个
引言
汉民族是什么? 有许多答案。
在西方, 人们质疑汉族到底是民族、 还是族群或是种族;在中国历史上, 长期把汉族与中国等同, 一部中国通史就是汉族史, 几乎混淆了国别史与族别史的区别。
简言之, 作为人口这么多、 历史这么悠久、 内部差异这么大的汉民族群体, 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人们共同体? 这是令人长期困惑的问题。
笔者认为, 如果把汉民族看做一个雪球的话, 通过对雪球理论的阐述, 或许可以破解这一难题。
一、 “雪球理论” 概述
汉民族为什么是一个雪球? 因为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如雪球一样, 越滚越大, 越滚越结实。
费孝通先生在提出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时说过, “从民族方面说, 汉族在整个过程中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
因此, 笔者在《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 一书的《题识》 中, 提出了汉民族研究的雪球理论。
三、 汉民族凝聚力的分析与讨论
从遥远的古代起, 汉民族的祖先就劳动、 生息、 繁衍在美丽、 富饶、 辽阔的中华大地上。
她以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珠江流域为孕育自身的摇篮, 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之中, 从点到线, 从线到面, 像雪球一样, 融合了许许多多民族或族群凝聚而成; 就像滚雪球一样, 越滚越大, 越滚越结实, 进而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因此,我们可以将汉民族比喻为一个硕大无比的雪球。
从这个比喻出发, 汉民族研究的“雪球”理论的定义是:
汉民族是一个具有“雪球” 性质的民族共同体, 她具有“雪球” 的结构特征, 又具有“滚雪球” 的过程 1 特征, 还具有“雪球” 的凝聚特征。
正是这三个特征的统一, 才使汉民族成为一个既包含差异, 又被高度认同的世界上最大、 人口最多的民族共同体。
根据汉民族研究的“雪球” 理论的这个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 汉民族研究的学术内涵主要分为:
汉民族这个“雪球” 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 汉民族这个“雪球” 是在滚动中逐渐形成的; 汉民族这个“雪球” 是在滚动中逐步发展的; 汉民族这个“雪球” 具有类似雪球的结构; 汉民族这个“雪球” 越滚越大; 汉民族这个“雪球” 越滚越结实等 6 个层次。通过对汉民族学术内涵的分析, 有助于人们认识和理解汉民族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
“汉民族是一个“和而不同” 的整体
汉民族研究的“雪球” 理论的整体论, 就是指汉民族是—个“和而不同” 的整体。
何谓整体? 就是指整个集体或对各个成员而言指整个事物的全部。
整体论的人类学解读是把人类及其社会视为—个多面性的整体进行研究。
我们都知道, 汉民族是一个内部差异巨大, 但同时又是—个被高度认同的民族共同体。
一方面, 汉民族内部差异巨大到南北方之间从语言到文化, 从生存策略到经济生活, 从服饰到饮食, 从婚俗到丧俗, 从节日到礼仪等都各具风情、 风貌和风韵
甚至可以举出—些特殊的例子, 如甘肃永昌县的“古罗马人” , 中国典籍中史不绝书地记载着这一区域存在着一股强大的非汉族势力, 他们被冠以为虔、 骊旰、 秦胡、 卢水胡等称谓, 他们曾支持过董卓、 马超, 曾参与建立北凉、 后赵等割据政权, 隋朝以后他们逐渐与当地汉民族融合。
学术界对他们的血统来历的看法一直存有分歧, 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伊朗塞种人说、 希腊帕特里亚人说等, 诸说都肯定他们属于印欧人种, 即白种人。
然而, 也许只有苍苍莽莽的祁连山才知道这个神秘族群的真正来历, 才知道他们几千年来与汉民族争斗、 融合的每一个细节。
不管永昌县“古罗马人” 的体质特征与汉民族有多么不同, 今天的永昌县“古罗马人”的习俗、 语言, 乃至他们身上的质朴, 都是中国农民式的; 他们在填写有关表格时, 在“民族” 一栏上, 都会工工整整地写上“汉族” 。
这类事例, 不胜枚举, 它们都证明了汉民族内部尽管差异巨大, 但却高度认同, 真正达到了“和而不同” 的境界。
汉民族起源的“多元性” , 经过长期的互动、 磨合、 整合和认同, 终于“混血” 而成为高度认同的“一体” , 这就是汉民族研究的整体论。
“雪球” 理论的凝聚论:
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 越“滚” 越“结实”
汉民族研究的“雪球” 理论的凝聚论, 就是指文化的凝聚作用使汉民族这个“雪球” 越滚越“结实” 。
何谓凝聚? 就是聚集或积聚。
汉民族研究的“雪球” 理论的凝聚论, 指的是使人或民族聚集到一起的力量, 称之为凝聚力或内聚力。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 民族凝聚力通常蕴涵着二重性:
一是外在的、 历史的、 地域的或带强制性而形成的具有外在因素的内聚力量; 二是内在的、 文化心理的, 人们世代相传、 互相沟通、 互相吸引的精神内聚力量。
这两重性统一于历史和社会凝聚的活动中, 并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 通过民族成员的活动表现出 2 来汉民族的凝聚力从方块汉字、 文化认同这两个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使汉民族这个“雪球” 不仅越“滚” 越大, 而且越“滚” 越“结实” 。
1. 方块汉字强化了汉民族的凝聚力
汉民族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凝聚力? 方块汉字起了极为特殊、 极为重要的作用。
民族语言文字, 是一个民族本质的标志和表现, 是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纽带, 特别是汉字具有“前人所以垂后, 后人所以识古的特点这就把汉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在一起, 把汉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程, 都完整地、 系统地保存在汉字文献的宝库之中,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使汉民族的历史业绩作为遗产一代传给一代, 千古不朽, 而汉字在汉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锤炼中, 也锻铸出了稳定、 简明和方块形的民族特点。
就稳定来说, 从古今用字的情况来看, 古今汉字实际用字的数量基本相当, 足以说明汉字的稳定。
正因为如此,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对汉字有过一段生动的论述, 他说, 汉字“一个中国人一旦掌握了它, 他所读的一首诗无论是在基督时代, 或者公元 1 000 年以后, 或者是昨天写的, 从语言学观点上看, 对他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什么时代写的, 他都能够理解并欣赏它。
可是在别的国家, 书写文字随着口语的演变, 在很少几个世纪中可形成一种实际上完全新的文字。
对中国人说来, 数千年的文献都能了解; 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 大都是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
” 简明地说, 古代的汉民族由于书写工具和材料的限制, 形成了与口语有一定区别的书面语, 这就是通常所称的“文言
文” 。
而文言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明扼要, 极短的文字, 往往包含有极丰富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 一个汉字作为一个符号, 既表示一个音节, 又表示一个语素, 还表示一个意义,汉字就成了“形、 音、 义的结合体” 。
这样, 汉字就与汉语“简短明确” 的优点相适应,
正因为汉字具有稳定、 简明, 形成方块的民族性特点, 所以其在汉民族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从而对汉民族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内聚作用。
众所周知, 尽管汉民族方言类数繁多、 音调复杂, 但是其文字却是通用的。
所以, 汉字的统一性, 维系了汉民族整个民族的生存。
从汉字对统一汉民族共同语言的作用来说,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汉字对汉民族的凝聚作用是没有任何其他文化符号可以替代的。
没有汉字, 就没有汉民族。汉字就是汉民族灵魂和根的象征。
2. 文化认同强化了汉民族的凝聚力
人类学家们认为:
人是文化的动物。
不同的族群能否凝聚成为一个民族, 关键在于文化的认同。
以汉民族“滚雪球” 的形成为例, 夏、 商、 周、 楚、 越诸族之间之所以能在滚动发展中凝聚成“雪球” , 而且越“滚” 越“结实” , 文化认同无疑是其重要的原因。
先秦史告诉我们, 夏、 商、 周三族先后在黄河流域崛起时, 其经济文化都属于灌溉农业类型, 故而奠定了他们之间文化认同的经济基础。
夏、 商、 周、 楚、 越诸族的文化认同突出表现在对“诗经” 文化的认同上。
《诗经》 是中原地区夏、 商、 周三族融合的产物, 也可以说是周文化的代表。
春秋时期, 《诗经》 从中原地区向四方传播普及, 越人吴公子季札早于周景王元年(公元前 544 年) 到鲁国观周乐, 对与《诗经》 基本相同的各国风诗已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和精当的评论; 自称“蛮夷”的楚人受周文化的影响, 已能诵读《诗经》 。
表现了对汉民族文化的认同。
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认同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使汉民族这个“雪球” 凝聚, 在越“滚” 越大的同时, 也越“滚” 越“结实” 了。
四、 结论
从这个比喻出发, 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定义是:
汉民族是一个具有雪球性质的民族共同体, 她具有雪球的结构特征, 又具有滚雪球的过程特征, 还具有雪球的凝聚特征。
正是这 3 个特征的整合, 才使得汉民族成为一个既包含差异, 又被高度认同的世界上人口最多、 最大的民族共同体。
汉民族雪球理论的原理体系由整体论、 结构论、 过程论、 凝聚论、 调适论构成。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费孝通, 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
[4]隋书· 南蛮传[Z].
[5]通典(卷一八七) · 南蛮[Z].
[6]隋书· 地理志(上)
[Z].
[7]隋书· 地理志(下)
[Z].
[8]刘志忠, 李毅. 过程转化论[M].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8.
[9]王育民. 中国人口史[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10]王克千, 吴宗英. 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凝聚力[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11]陶沙. 汉字的字数和使用[N]. 北京晚报,
1982-9-16.
4
[12][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 1 卷第 1 分册)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5.
[13]徐杰舜. 汉民族发展史[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社,
1999.
[14]韩非子· 五蠹[Z].
[15]史记· 殷本纪[Z]
[16]国语· 鲁语上[Z]
[17]史记· 周本纪[Z].
[18]史记· 货殖列传[Z].
[19]左传(襄公十四年)
[Z].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版社, 1992.
5
文 化 人 类 学 论 文
关于藏族婚姻制度的学习
关于藏族婚姻制度的学习
关于当今世界存在的一妻多夫制, 即藏族的一妻多夫婚俗无论从文化影响上、 还是在数量上都最为引人注目。
对于任何一种生命, 其生物特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共同决定了其生存方式。
是一些因素导致该物种中不同种群生存方式的不同, 因为同一物种中不同种群的生物特性是基本相同的。
一妻多夫制
一般观点认为, “所有亲属和婚姻系统中都有一个明确其乱伦禁忌的基本核心” , 这对构建一个社会结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达尔文主义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和“灵长类动物” , 人类是最不倾向于多夫制度的物种之一。
从这种观点出发, 人类多夫制之特别稀少就不奇怪了。
一妻多夫制的起源
关于一妻多夫制的起源, 有两种矛盾的观点。
恩格斯很早就提出“群婚残余论” , 他指出:
印度-西藏的多夫制, 也同样是个例外。
有学者提出假设, 西藏及其周边的一妻多夫制、 印度南部及斯里兰卡的一妻多夫制, 很可能源于古代印度。
有学者认为“在某种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 作为一种适应, 一妻多夫制能够产生出来而不依赖于历史的延续。
”
从逻辑上讲, 以下三条是不争的公理:
一、 多夫多妻制(群婚)
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多妻、 一妻多夫、 一夫一妻现象;
二、 一夫多妻制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一妻现象;
三、 一妻多夫制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一妻现象。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 这四种婚姻制度之间的关系:
始于原始混乱的性关系(多夫多妻)
, 终于一夫一妻; 在特定条件下所发生的特殊变化, 一妻多夫既可能是原始群婚残余, 也可能是从一夫一妻转化过来的。
由于藏族历史上没有实行过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所以藏族的一妻多夫可能源于:
原始群婚残余使得一妻多夫一直存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 经济制度)
促使一夫一妻部分地转化成一妻多夫。
藏族婚姻
藏族实行严格的血缘外婚制。
凡父系血亲的男女, 绝对禁止通婚和婚外两性关系, 否则要遭受严厉的惩处。
姨表、 姑舅表之间也禁止通婚。
一夫一妻制是藏族的基本婚姻形式,但也有古老婚俗的残存。
藏族婚俗演进状态的痕迹显著。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的婚制 6
藏族的青年男女, 多通过婚前的情侣和着桑关系建立感情, 然后缔结婚姻关系。
但是,正式结婚有的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主, 有的则以父母的意志为主。
以父母意志为主的婚
姻, 有的是拒绝当事人的要求, 由父母为其另选配偶; 有的父母通过媒人说合, 缔结秦晋之好。
不管通过何种途径结婚, 藏族各地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禁止近亲联姻, 讲究门当户对, 索取彩礼等是结婚的必要条件。
婚礼选择吉日良辰举行, 由男方请喇嘛占卜决定。
结婚仪式隆重、 热烈, 男女双方要在佛像前磕头才算婚姻成立。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 是藏族婚姻的另一大特点。
多偶制婚, 包括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两种。
多偶婚家庭占家庭户的比例不大, 而且各地也有差别。
一夫多妻婚姻的形成, 从阿巴部落的实证分析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 姐妹共夫的 5 起; 多是。
先由姐姐招赘, 以后其丈夫又与妹妹同居, 从而形成姐妹共夫的一夫多妻家庭。
二、 母女共夫的 3 起; 通常是寡妇带着女儿嫁给后夫, 女儿长大成人后夫与其同居, 从而造成母女共夫的事实;
三、 ...